2016-04-10

圣彼得堡的音乐传统 · 下

书接上回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到了 1880 年代,曾经只是业余作曲家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成长为俄国五人强力集团中最具作曲技巧的一员。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在 1871 年开始的一项工作。 他接受了安东·鲁宾斯坦创建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作曲和管弦乐编曲的职位。 这个决定当然大大激怒了他在五人集团中的一些同僚。 但是, 不管引起了多大的敌意,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新工作给俄国民族音乐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为了给学生作出表率, 他终于不得不研习西方已成系统的作曲理论以及技巧。 而他恰恰是在作曲技巧上有很高的天分。 作为老师, 他在五人集团的民族主义议程和传统欧洲音乐建树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他的音乐学院教授身份令他更具影响力, 能把五人集团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声音灌输给经过正统西方音乐理论技巧训练的新一代俄国音乐家。 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中, 包括斯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 和格拉祖诺夫 (Alexander Glazunov)。 而格拉祖诺夫的最杰出弟子就是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Shostakovich)。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以管弦乐作品出名。 他的一些管弦乐作品几乎是脍炙人口: 《西班牙随想曲》, 《俄国复活节序曲》, 还有 《舍赫拉查德》 (又名 《天方夜谭》 或者 《一千零一夜》)。 然而他在世的时候, 却是以歌剧作曲家著称的。 他一共写了 13 部歌剧,跟理查德·瓦格纳一样多,比温琴佐·贝利尼 (Vincenzo Bellini)多两部。

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精良的器乐作品, 也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民族音乐最精良的器乐作品 《俄国复活节序曲》。



这首单乐章音乐会序曲有着奏鸣曲的形式, 原本旨在作为一部交响音乐会的揭幕曲。

它在两个层面上体现了俄国的民族性。 第一个层面在于它的标题性(programmatic): 这部序曲是典型的标题音乐, 讲述了一个俄国复活节由清晨到黄昏的故事。  第二个层面在于它的音乐素材: 序曲中出现的四个音乐主题都是东正教的圣咏曲调, 这些旋律最初发表于 1772 年的 《Obichod》歌曲集, 是俄国首部印行的音乐作品。

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采用的四段圣咏本身就是有音乐动机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使得整部序曲的音乐主题有了几乎天衣无缝的起承转合。 他其实是对这些素材有作出切割和主题发展之类的加工, 但是音乐中,一切显得那么浑然天成, 听众基本无法分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加工始于哪里又终于何处。 这是音乐技巧上几乎炉火纯青的境界。

就如他之前的柏辽兹,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演奏” 管弦乐就好像别的作曲家弹钢琴或者吹笛子。 他的耳朵对各种乐器的音效组合和音色渲染异常敏感。 像柏辽兹一样, 他也写过一部重要且具影响力的管弦乐编写法教科书。 在他的时代, 俄国的复活节在初春时节。 于是, 春天来临意味着的万物复苏刚好也象征了耶稣的重生, 这是复活节庆祝的核心所在。 他的这部序曲中, 从开头料峭春寒到后来大地上涌动的明媚生机,复活的形象鲜明而深具感染力。

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超自我的表达, 升华超越的情感状态, 以及通过民族主义的音乐内容来标识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各种形式一直持续到 1939 年, 直到二战爆发才告一段落。 然而, 西方作曲家们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的音乐语言在二十世纪初却是经历过翻江倒海般的巨变。 音乐语法变得依赖于音乐语境, 并且由音乐家自身的表现意图和表现要求决定, 不再以遵循几百年来建立的音乐理论为要务。 二十世纪初音乐语法上的巨变, 有它在文化上, 技术上, 知识界和哲学上的背景和动因。 这些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写文和大家分享。

今年 ESC 的各国参赛曲目中, 个人比较喜欢德国, 克罗地亚和法国的歌曲。 德国的歌词过些时候译出来。  今年俄国的歌曲其实说不上什么俄国特色, 但是对大众口味的计算实在精准, 今年的比赛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悬念, 希望 2017 年的 Eurovision 歌唱大赛能在美丽的圣彼得堡举行, 届时我们可以欣赏到真正的俄国民族音乐。


相关阅读:

圣彼得堡的音乐传统 · 上
圣彼得堡的音乐传统 · 中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一:古典主义音乐之都维也纳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二:塞尔维亚型男才子 Željko Joksimović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三: L'amour est bleu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四:意大利歌剧传统 (上)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五:意大利歌剧传统 (中)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六:意大利歌剧传统 (下)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七:德国艺术歌曲 das Lied
欧洲歌唱大赛六十周年专栏之八: 第二维也纳乐派




谢谢阅读, 下次再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