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

浅谈音乐欣赏的门槛

音乐欣赏,尤其是优质音乐的欣赏, 其实是件门槛很高的事。

首先, 什么叫做优质音乐呢?

“古典音乐” 这个词, 太容易与 “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音乐” 混淆。 根据美国西方音乐史学家罗伯特·绿山 (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说法, 古典主义音乐时代始于 1760 年代,终于 1803 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乐写成之时。 这个时间段太过狭窄了。 绿山教授用 “concert music” 这个词,来涵盖过去六百年来,由西方音乐家费心写作的,主要是用来聆听的音乐 (composed music to be listened to)。 这些音乐包括: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交响乐、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

曾经看到有人把这些音乐称为 “严肃音乐”。 其实,很多作品放在她们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来看,作用和地位跟今天的通俗音乐没什么大的不同。 莫扎特就写过不少纯粹供他的金主娱乐消遣用的音乐。 而且,就音乐本身来说,不少作品有轻松愉快甚至很幽默的乐章,比如一些海顿的交响乐,说她们“堂皇”、 “典雅” 或许可以,但用 “严肃” 似乎有点勉强。

同样,将上述的 concert music 统称为 “高雅音乐” 似乎也不尽准确。 举个例子说,巴赫写的很多音乐,在当时就是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服务,很多服务对象是引车卖浆小市民阶级,而不是附庸风雅的王公贵族。甚至他写的不少康塔塔,演出时歌手不够佣人来凑。 第一维也纳乐派兴盛发达时,中产阶级崛起,不少音乐作品是迎合中产阶级彰显个性、不愿再固守成规的“新”口味,然而这也促成了那些作品在艺术成就上的突破。每个人都烂熟的贝多芬 《命运》 交响曲,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更不要说自 19 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在欧洲兴起之后,颇有一些音乐片段表现性爱情绪甚至露骨情色 (一时想得起来的有柏辽兹的 《幻想交响曲》 第五乐章女巫主题)。

那这里为什么就不直接借用绿山教授的 “concert music” 来概括我要说的音乐呢?原因很简单。我在中国出生长大,年幼时,课余弹过几年中国民乐。虽然自己的琴艺恐怕连 dilettante 都算不上,但是,幼时练琴之外更喜欢反复聆听各种民乐录音。中学时沉迷于香港音乐家易有伍的录音作品。 绿山教授所说的那些音乐作品形式中,我不知如何安置血液里的 《小刀会》、《将军令》、《彝族舞曲》、《大浪淘沙》、《阳春白雪》、《夕阳箫鼓》、《天山之春》、《送我一支玫瑰花》、《黄河大合唱》、《闲云孤鹤》(刘星 1991)、《白龙吟》(李子恒 2013) 等等等等中国作品。 那就自己造个词算了。

今时今日,各种快餐流行音乐多到听不过来,为何还要听一点所谓的 “优质音乐” 呢? 跟当代工业化量产的大多数流行音乐相比较,那些经受过时间洗礼,比较经典的 “优质”音乐,在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织体、曲式等各要素来看,都更富于变化更为丰盛,在各个维度上都有更多层次,能更为有力且深刻地表现其艺术主题。 一旦开始去理解那些复杂的 “优质音乐” ,随着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聆听者可以得到越来越来深广和丰富的精神享受。

澄清了一个基本概念和明确了行为动机之后,终于说到音乐欣赏的门槛。


刚刚说过绝大多数优质音乐具有 “复杂” 的特性。 说实话,就算在今天有许多录音可以从网上免费听的情况下,去理解那些音乐还是非常耗时耗力。首先,西方音乐在过去 600 多年里的经典曲目库非常庞大,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穷其一生恐怕都难窥全貌。 就算是精选经典中的经典,只听三五十部,那三五十部精品也绝非听上十遍八遍就可以完全熟悉。 有的作品长度在一个小时以上, 且并非所有的部分都有清晰的旋律线容易记住。 要听清楚那些细节,就不得不学一点乐理知识。

我念的小学是八十年代时爱国港胞捐资兴建的“艺校”, 那里的小学生正常课业之余,各自学点什么。 也有乐理课。 讲点最最基本的音程、调性、几个最最基本的三和弦什么的。 后来升中学时,就读中学里的文艺班。 中学里负责音乐课的老师自己编写了一本经典音乐欣赏教材之外,也有乐理课。 听音视唱各种和弦形状及特性, 西方经典音乐一些主要的曲式都有讲过一些,但并不系统深入。 说实话我后来因为长久疏于练习,听音视唱能力都有退化; 且又不系统化地聆听西方的 concert music,曲式结构都想不起来。 中学时其实颇精彩的音乐欣赏课,想得起来的曲目也只有本杰明·布里顿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斯美塔那 《我的祖国》、穆索尔斯基 《展览会上的图画》 等寥寥几部。 在德国念大学时,倒是有买了城里剧院的学生年票 (学生票的价格感人所以才买的年票),听过不少现场演出。莱法州的高水平管弦乐队我基本上都有听过。但是那些听现场,都是繁忙的课业之余毫无准备地去听的,对演出曲目缺乏基本的了解。当时也不乏有种附庸风雅或者看热闹的心理在作祟,听了许多场音乐会,其实无甚所得,跟不去没什么两样。

再后来,听了绿山教授的音乐讲座录音以后,才重新对 concert music 本身焕发热情。但还不能说很懂。 毕竟,要将西欧音乐的常用形式 (rondo、scherzo、 ritornello、 minuet、 trio、fugue、 sonata allegro、 passacaglia、 binary、 ternary、 chaconne、 ground bass、 theme and variations、 rhapsody、 toccata、 prelude、 double exposition、 caccia、 kanon、 ricercare、 round、 fantasy 等等等等) 熟悉到内化的程度,需要大量反复的聆听。 更不要说浪漫主义时代以降,东欧北欧民族主义思潮高涨,东欧北欧的音乐家们给后世的听众们留下了更多“形式熟悉”功课: 波兰、捷克、匈牙利、西班牙南部、俄国、芬兰等各地独特的音乐风格都需要花一定时间去熟悉,去接受。 这么多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要听到 “作品形式的阻碍,都在熟悉中软化并且和身体同温” 的状态,不知要花多少功夫。

然后,其实音乐也从来不是生长在真空中,而是时代和作曲家个人心境的反映。 真正的 “纯音乐” 是极少极少的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或许勉强可以算?)。 许多音乐,熟悉其形式和所有音符节奏还并不一定就真正能理解她,或充分感受到她的美。 音乐的时代科技政经背景、地域背景、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创作当时的身心状态、该部作品要表现的故事、场景、或者心情等等 context 其实是大多数音乐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明白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各种 context 之前,这曲子在我耳里犹如噪音,听之莫名烦躁,我避之唯恐不及。 明白了其 context 之后,这种种噪音忽然有了逻辑,确实精妙表现一段沉重历史和作曲家本人当时的内心挣扎。 就这样,许多时候,要理解音乐还不得不知晓种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和人文地理,还要尽量了解该作曲家的生平及其思想,至少是重要八卦。 这又是多少功夫。

根据一些理论,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其实与其语言的发声特点有莫大的关系。 这样说来,似乎要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最好还能深知该国语言特点。 在欧洲生活的我,这方面条件算是优越,就算自己不会说,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听惯各种不同的欧洲语言,不必另外费力去熟悉语言。但是, 对生活在欧洲以外的音乐爱好者, “熟悉欧洲各国语言的声调特点” 又是一门功课。  

音乐跟文学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音乐作品根本就是用音乐来表现某部文学作品: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歌德海涅的小诗歌,多少了解一点对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当然有帮助。“研究文学作品” 这件事本身其实也颇耗时间精力。

音乐听到一定程度,很可能会发生 “耳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事。 也就是说,假如不是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下,终归有些东西难以体悟。 确实,自己在钢琴上反复敲击过一些音型以后, 至少耳朵会对各种和弦音型的色彩和效果更为敏感,进而获得更为丰富和细致的感受。 我最近对 concert music 发生强烈兴趣以后,竟然开始用我儿子的钢琴初学者教材自己开始弹点钢琴,能弹的都是些最最简单的儿童歌谣。 尽管我练琴的目的是在于训练耳朵,就这样 “适可而止” 的自我要求,其实也很花时间。 公务和家务同时忙起来的时候,我根本做不到天天练琴。

跟生活内容相对 “单纯”, 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的古人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欣赏音乐最大的挑战是,除了音乐之外,有无数另外的事情跟音乐争夺时间。 我的工作要求我业余不停提高理论水平、追踪业界最新技术。 在家要陪儿子玩 —— 这对我很重要。 各种家务也要做。 我都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讲座或者听某个音乐作品,否则时间根本不够用。 除此之外,还要在电视和互联网上追追时事、读书、写作、摄影……时间总是不够用, 但是不读不写又觉得窒息。

人很累的时候,觉得 “欣赏优质音乐” 这个爱好真是负担繁重——并非经济上的负担, 而是精力和时间上。 时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但是,睡饱以后醒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钢琴上敲几个和弦,希望今天能比昨天熟练些。 尽管这个愿望常常会因为现实的桎梏而无法实现。 

其实,听音乐应该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怎么会变成无穷无尽的繁重功课呢? 想来想去,还是因为大多数西方音乐我不够熟悉, 我童年少年时她们并不在场, 她们还谈不上是我 “血液里的东西”。 真正感到亲切、“有感觉” 的,始终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些中乐, 和极少数小时候弹过唱过的西乐: 舒伯特 《鳟鱼》、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比才 《街头少年合唱》 等。 在西乐中,有时偶尔会有一些基于五声音阶的旋律,听到就会觉得温暖、欣喜。 通过重重努力以后,可以渐渐从理性到感性,在心中内化西乐的美,给我很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我愿意为这种满足付出更多努力。 






谢谢阅读, 下次再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